前传余盼暖时济同续集:全文+番外我说天灾你不信,逃荒路上你哭啥:结局+番外新上热文
编辑:wang更新时间:2025-05-19 14:37

我说天灾你不信,逃荒路上你哭啥
我说天灾你不信,逃荒路上你哭啥大结局在线阅读(主角余盼暖时济同) 完整版,个人感觉很棒的一篇文!故事够曲折,有虐有爱,感情专一,一路悬念不停,看到停不下来,用了两天时间一口气看完的。
作者:余盼暖 状态:已完结
类型:悬疑灵异
此话一出,正厅内众人面色各异。卢舟舟的目光从所有人脸上扫过,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想的。她把孩子的梦话奉为圭臬,还正儿八经地回娘家来和大家说,他们都觉得她疯了。可有些事,就算眼下没发生,以后也不会发生,也要早做防范。...
精彩章节
“外祖母只是觉得小暖儿可以学地更好,方才那些话确实不能说的,不过没事,以后小暖儿就记住了。”卢舟舟摸摸女儿的头柔声安慰。
和尹清淑同在一个屋檐下住了那么久,卢舟舟当然省得女儿说的哪句话踩到她的痛脚,还是在人前给了尹清淑几分薄面,不打她的脸。
此人究竟是父亲的续弦,卢舟舟不想难得回府一趟闹得太难看。
余盼暖眼眸亮晶晶地看着母后的脸,母后愿意信她,还为她说话,她很开心。余盼暖抬起手在空中挥了挥,想搂住卢舟舟的脖子,奈何手不够长。
卢舟舟握住余盼暖朝自己伸过来的手,看向安北侯,眼神坚定道:“父亲,我相信小暖儿说的话。”
此话一出,正厅内众人面色各异。
卢舟舟的目光从所有人脸上扫过,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想的。
她把孩子的梦话奉为圭臬,还正儿八经地回娘家来和大家说,他们都觉得她疯了。
可有些事,就算眼下没发生,以后也不会发生,也要早做防范。
未雨绸缪,总不会出错,
卢舟舟思忖片刻,严肃地看向自己的父亲,语气无奈:“我知道这件事,一时要让您相信有些难,但有些事不便细说,接下来的话我想和您单独谈谈。”
不便在大家面前说的话,安北侯几乎是瞬间就想到什么,神色微变:“那便请娘娘随下官到书房。”
卢舟舟松了口气,还好,父亲待她还如从前。
卢舟舟摸摸余盼暖的脑袋,把她抱给嬷嬷,让嬷嬷带着她去和家中的孩子们到花园去玩。
大舅舅和二舅舅的孩子都对余盼暖很有好感,见嬷嬷把她抱过来,几个人围着余盼暖叽叽喳喳问东问西。
“皇宫里是什么样的,是不是很大?听说里面就连砖瓦都是极精致漂亮的,是不是真的?”
大姑娘双手托腮,好奇地问余盼暖与皇宫相关的事。
“是很大,东西也很漂亮。”不过,余盼暖殿里没有。
余盼暖在姐姐和弟弟妹妹们面前表现地很落落大方,他们问什么,她就说什么。
回过头,看见母后站在不远处看自己,余盼暖用力地对卢舟舟招手:“母后且去,我能照顾好自己。”
见女儿笑得开心,卢舟舟才放心离开。
父女二人到书房,安北侯先拿出茶叶冲茶,泡茶的功夫,卢舟舟就直切正题。
“父亲,我知道说小孩子的梦会变成现实很荒诞,但方才在正厅我还有一事未说,小暖儿说她在梦里,陛下当面对她说,她并非陛下血脉,此事天底下只有你我知道,孩子不可能知晓此事,还那么清楚地梦见。”
余盼暖不是皇帝血脉一事,就连尹清淑都不知情。
当初她嫁给皇帝本就是被迫,皇帝那个狗东西,不顾她的意愿强娶她为后,就连她直言自己之前阴差阳错不知与何人发生过关系,且已经怀有身孕,皇帝都说自己不介意。
可结果呢?小暖儿出生这些年,皇帝可曾给过孩子好脸色?
他引而不发,只不过是顾及天家颜面,不久之后,定有一个导火索,让皇帝心里这些年的介怀彻底爆发。
不管孩子的梦是不是预知梦,都给他们提前敲响了警钟。
皇帝本就不是仁义之人,等到对她耐心耗尽,不属于自己血脉的余盼暖就会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,他定要拔除的,只是时间问题。
安北侯手一抖,茶壶碰倒了茶盏,两鬓斑白的男人抬头震惊地看向女儿。
原来如此,难怪女儿会相信公主的梦,紧急带着孩子回安北侯府。
余盼暖的梦太过详细,当年那件事根本没几个人知道,无从得知的消息怎能梦见,孩子的梦不对劲。
“方才在正厅你只说了个大概,我觉得是孩童戏言,并未认真听,小殿下究竟是如何说的?”
卢舟舟端坐着,对上父亲担忧的视线,忽的反应过来自己是在父亲面前,不必绷着根弦,稍稍放松了些。
“眼下孩子就说了我与陛下争执,不久后侯府被抄家,我们一家被流放途中大洲开始闹饥荒,我们一家死于流放的路上。”
安北侯捡起落在地上的茶盏,失神地站起身,抄家、饥荒,无论哪个字眼都让人觉得陌生,可孩子说到那件事,让人不得不信。
“日后若真有饥荒,我们在流放途中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危险,历来被流放者皆要身负枷锁,饥荒一旦出现易人而食的场面,我们岂不是……”
安北侯不敢细想,这些事就算没发生,提前做些准备总归能安心些,不怪卢舟舟上纲上线。
“可倘若陛下铁了心要抄侯府,不管我们提前做什么准备,都左右不了圣意,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,流放更是。”
安北侯府如今已经是五代袭爵,是京城中有头有脸的簪缨世家。
如今的家主安北侯,在朝中为官多年,已经是朝中老臣,怎会不知道什么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?
安北侯府做的准备再多,皇帝真要定罪,有千万种借口。
“父亲说得不错,皇帝的心意难以左右,但我们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全自己、保全家人。”卢舟舟决定出宫冒险和父亲说这些,便是认为做点什么总比坐以待毙要好。
安北侯赞许地点点头:“你说得不错,我们只能尽量给自己留后路,不至于真到抄家那日只能任人宰割。”
大洲朝流放罪臣的路线就几条,是固定的,安北侯沉思片刻,从百宝架上取下一幅图纸。
“当年你曾祖南征北战时,就喜欢沿途绘制当地的舆图,说起来大洲的堪舆图还是他绘制的,多年前曾祖受命护送犯了罪的安王前往流放地,画了这幅图纸。”
已经多年没有打开的图纸有些泛黄,安北侯把图纸在桌案上展开,让女儿和自己一起看。
“这几条路线就是罪臣流放的固定路线,走的都是官道,按理说是安全的,但一旦闹饥荒处境就会不同,陛下心意难测,为父会先在几条流放路线上都安插自己的人手,以保万无一失。”
安北侯眼下能想到的,只有这一个法子。
在流放路线上安插自己的人,不必让对方冒着杀头的危险放自己走,只要让他们一家不至于过得太差便足够。
“父亲英明,这是个不错的好法子!负责押送罪臣的官职是苦差事,人员调动是常有的事,陛下也不会起疑。”